避暑山庄正宫内午门前,一位导游员指着“避暑山庄”匾说:“大家看看这个‘避’字啊,这可是天下第一错字啊!”

导游员绘声绘色:“康熙皇帝题匾时,想看看大臣们对自己尊敬不尊敬,敢不敢提出疑问,故意多写了一笔,结果大臣们谁都不敢说,就这样挂上了,一直挂到现在。”

游客听得津津有味,一看“避”字,果然上面的“辛”多写了一横。

“避暑山庄”匾有错字的说法,常见于各种媒体,过一阵子就出来一回。

最常见的一种说法,皇上忌讳“避”字有“逃避”的意思,不吉利,所以大笔一挥加上一横,这样就没有“逃避”之意了。

而且言之凿凿:“史料记载,康熙皇帝特意加了一笔,是他认为此是避暑之避,不是避难之避。”不知这条“史料”是从哪里找来的。

“避暑山庄”匾上的“避”字,到底是不是错字?

让我们一起搜书问典,考究一番。

先查中国最早的字书——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这是《说文解字》上的“避”字。右边的“辛”没有多一横。

让我们再查查东汉的隶书。

——《隶辨》收录的汉隶“避”字,比《说文解字》多了一横。

看来在汉代,“避”字多一横与不多一横,两种情况都有。

东晋的王羲之是“书圣”,看看他咋写。

——这是王羲之《十七帖》中的草书“避”字。字中的“辛”似乎是多一横。

草书不好辨识,看看王羲之写的楷书。

——这是《楷书大字典》里王羲之写的“避”字,果然多一横。

再到魏碑里找找。

这是北魏《郑文公下碑》里的“避”字,很明显多一横。

唐朝的欧阳询,是“楷书四大家”之一,看看他怎么写。

——《九成宫醴泉铭》中的这个字很清晰,多一横。

“楷书四大家”还有元朝的赵孟,看看他的手笔。

——这是在《三希堂法帖》中找到的赵孟的“避”字,也是多一横。

清朝之前的明朝人,是怎么写这个字呢?

——这是明朝大才子、书画家唐伯虎写的,见于他的《吴门避暑》诗,清清楚楚也是多一横。

从汉隶到魏碑,从王羲之到欧阳询,从赵孟到唐伯虎,所有的“避”字都是多一横。

虽然在这期间,也能找到不多一横的“避”,但显然是多一横的“避”受到广泛认可。

“避暑山庄”匾是年(康熙五十年)题写的。康熙皇帝在题匾时写了多一横的“避”字,正是写了久已约定俗成的字,何错之有?

康熙皇帝多次写过这个“避”字,且看他在年(康熙四十三年)书写的《穹览寺碑文》。

文中“避暑出塞”“避暑之计”,“避”都是这么写的——

那么,“避”字什么时候少了一横呢?

这要从《康熙字典》说起。

从年(康熙四十九年)开始,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康熙字典》,到年(康熙五十五年)成书。

这是《康熙字典》中的“避”字——

为什么少了一横,不得而知。

据我查阅,不只最早的字书《说文解字》不多那一横,更古老的甲骨文、钟鼎文,“避”字都不多那一横。

《康熙字典》如此确定“避”字,可能是“法古”吧。

此后,这个“避”字算是规范字了。

——乾隆皇帝刻制“避暑山庄”大印,“避”字不多那一横。

年(乾隆二十五年),乾隆皇帝写了《射一首》,其中“驻此当年避暑庄”的“避”字也不多那一横。

这首诗刻在避暑山庄正宫阅射门旁的墙壁上。

古代对文字的规范没有现在这么严格,尤其是书法,往往一个字有不同写法。

乾隆皇帝虽然把《康熙字典》的“避”字作为规范字了,但他有时还按老规矩写。比如避暑山庄“绿毯八韵碑”和“古栎歌碑”上的“避”字——

两个“避”字又都多了一横。这是乾隆皇帝在年(乾隆五十八年)写的。

还是回到原来的话题,说“避暑山庄”匾上的“避”字吧。

新中国成立后,在对汉字进行规范时,沿袭了《康熙字典》确定的“避”字。

那么,能不能据此就说“避暑山庄”匾上的字是错字呢?

不能。“法不溯及既往”。连法律都不能追溯既往,文字的规范又怎能追溯既往?

一句话,不能用新中国的标准,去检验清朝的汉字。

把康熙皇帝写错字作为野史传说来讲讲,增添点游览的趣味,也不是不可以,但毕竟属于无稽之谈。

可以肯定地说:“避暑山庄”匾上的“避”字不是错字,更不是什么“天下第一错字”。(安忠和)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cqwpz.com/kcywh/113368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