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书法艺术规范化的开山之作

——《文有义汉字行草字库》读后

文/龙仕林蒋玉婷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艺术宝库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长廊中一块魅力四射的瑰宝。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客观上承担了重要的文化传承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自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中国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的大篆到小篆,由篆到隶、楷、行、草,各种形体的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在世界各民族文字中唯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一、这是一部什么样的图书

中国书法艺术,通常有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而楷书又有欧、颜、柳、赵四大经典字体。草书是书法艺术发展中逐步演化出来的一种书体。它既是中国书法中最能发挥书法家个性特长的一种书体,同时也是书写难度最大的一种书体。我国书法家们历来通常把草书划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

章草。章草书法的传统书体之一,是早期的草书,始于秦汉年间,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的标准草书。章草是隶书的快写、草化的结果。章草绝非一时一人所创造,它经过长期流行通用,继而约定俗成。风格有的温婉平和,有的规矩谨严,有的豪放不拘。章草的特征是字字独立不相连,字形扁方,仍有隶意。

今草。比章草书写更快捷更洒脱。今草把字由方形变为圆形,把波挑笔画改为收笔笔画,字与字之间有牵丝而连绵不绝,呼应感强。今草是由章草演变而来的。与章草的不同之处是,章草还留有隶书的“燕尾”尾巴,而今草已完全去掉了隶书的“燕尾”笔法,结构也由扁方逐步变为趋于长方,体式也由横式逐步改为纵势,字与字之间也偶相连续,打破了章草每个字不相连续的规矩。汉代的张芝是最早的今草书法家,也是狂草的创始者。今草发展到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草书已把今草写到了很完美的境界。

狂草。狂草属于草书最放纵的一种,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狂草又称大草,是针对小草而言的。怀素的草书《千字文》,就有《小千字文》《大千字文》。这里的“大”“小”,是指草书写法的区别。小草与行书类似,又称“行草”,易认易识。大草比小草更加狂放,相比之下,一般欣赏者不易识别。大草用笔流畅跌宕,笔势凌厉,字字连绵,其运动感与节奏感强烈,有震撼心灵的力量。狂草狂放不羁,比今草更夸张、更放纵,用笔速度更快。变化多端,常把几字组成的字组看作一个单元。唐代书法家张旭与怀素是草书大家,并称“癫张狂素”。

从以上介绍中可知,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三种,而狂草又分为小草和大草。小草又称“行草”。

行草是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法字体,是行书和草书的并称。行草书法的特点:

一是行笔增速。行草书法有别于楷书的一个特点,就是行笔加快。行笔速度所表现出的效果,可使笔画来得流动奔放。

二是楷草相间。行草书法在笔势上有附钩和少量的牵丝,在体势上又楷草相间。楷草比例不一定,楷书多的称为行楷,草书多的称为行草。

三是附钩增多。行草书法的速度快,笔画与笔画相连接的地方,能带出一个小小的附钩,使笔画更为流畅、活泼,互相映带照应,气势也更加连贯。行草以附钩映带左右,有时也可用游丝牵连,但不宜过多。上下两字之间,可以笔断意连,这是与写草书不同的地方。

文有义老师的这本《文有义汉字行草字库》,就是关于汉字行草书法的具有字典性质的规范化工具书。它解决了中国长期以来,行草书法规范化无章可循的问题。所以,我们把文有义老师的这部书稿,称之为中国行草艺术规范化的开山之作。

二、中国传统草书书法的历史缺陷

汉字的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也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而草书艺术,是最富有生命感的一种艺术,是最能反映作者的创作个性和思想情绪的一种艺术,也是在书法创作中最具有创造性最具艺术感的一种书体。因此,它是书法艺术海洋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但由于受时代文化和传播手段的局限,受个人创作心里和创作行为的影响,草书艺术也存在着许多先天不足的缺陷。

一是难于甄别。草书书法个人色彩很浓,有时由于书法家在创作作品时,热情奔放,率性而为,不经意间就造成了一些谬误。而这种存在谬误和瑕疵的作品,也常常被收藏家所珍藏、所传承、所传播,有的甚至传承至今。有的后学者,由于对古人盲目崇拜,也由于自己辨别能力有限,盲目地把古人的谬误和瑕疵也当作了经典,造成了以误传误现象的发生。

二是难于辨认。因汉字符号过于笼统,导致类型字过多,根本不能准确地表达汉字的基本形态。这样就导致草书识别非常困难,不易被大多数人所认识、所接受、所喜欢,影响了草书实用价值的正常发挥。

三是难于融合。由于历史传统的局限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导致书法家对汉字意义和框架结构在理解上出现了差异,再加上书法家个人书写风格的不同,导致各个流派各位书家书写草书的形体结构、笔顺始终、笔画多少、成字部件、组合规律、代字符号、符号应用等诸多问题上,都有极大差异,有的甚至违背了草书成字的基本规则,脱离了草书变形的基本规律,因而致使草字字形与汉字原形相去甚远,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致使草书各大流派各大书家很难融合在一起。

四是难于规范。由于历史传承和传播手段的局限,史传的草书汉字范例太少,绝大多数汉字在历代草书典籍中无法找到经典范例,就使得后代书家凭自己的认识水准和书法能力,随心所欲,任意编造。使草书慢慢地变成了一门个人艺术,很难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由于上述原因,使草书艺术变得高深莫测,也使草书作品变成了一纸天书;使观赏者不知所云、雾里看花,也使初学者望而却步、不敢涉足。

三、这本图书有什么特色

由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传统草书书法,的确存在一些历史缺陷。因为有了这些缺陷,文有义老师才下定决心,用自己的一己之力,编写一本行草书法工具书,来努力弥补这些缺陷,使草书书法尤其是行草书法更加完善和更加完美。使草书书法能重新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能重新创造一座座艺术高峰。具体来说,该书稿具有以下四大特色:

一是潜心研究,规范书写。作者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对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上的个汉字,按行草规律,进行了规范化研究和书写。《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最早的名字叫《伍记小字典》,但未能编纂完成。年10月,《新华字典》(音序排列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年8月,《新华字典(第1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转交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后《新华字典》一直由商务印书馆负责修订再版,并不断修订。截至年10月,已修订至第12版。所收单字由最初的个左右增至个左右。文有义老师凭着自己的满腔热情,花费几十年心血对每一版《新华字典》都进行了潜心研究,每一次修订重印的细微变化,他都了如指掌。通过不断地调整,最终对《新华字典》上的个左右汉字,全部进行了行草规范化书写。这种书写还包括每个汉字的简体字、繁体字及异体字。为行草的规范化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作者在其中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常人是难以想象的。

二是优化体例,扩大受众。从广义上来说,只要会写汉字的人,都会汉字的草书书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草书的受众是十分广泛的。但真正能享受草书艺术的人却少之又少。这一现象又十分不协调,也十分不合理。为改变这一状况,文有义老师在编纂这本字库时,就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本字库除了汉字的简体、繁体及异体的书写外,还对每个汉字标注了拼音、整字结构、笔画数、检字部首及五笔输入法等信息,除了快速的部首检字和拼音检字外,还设置难检字笔画索引。为了方便读者使用,作者把能想到的检索方法都想到了。这本字库还有一个亮点,对每个汉字不仅用拼音标注了,还用英语标注了,每个汉字都有汉英双语对照,为今后的汉字文化及书法艺术的国际化推广和应用,做了很扎实的铺垫工作。

三是扬长避短,弘扬传统。字库完整地继承了我国传统草书书法的笔画、笔顺、结构的规则和用笔、用墨的方法,并有意地避开了一些传统书法的弊端,让初学者少走或不走弯路,形成良好的草书风范。作者所追求的就是,在尊重汉字原型的前提下,尽量使自己书写的行草书法能做到:好认、好写、好看,尽量使广大读者能做到:喜爱、珍藏、临摹。

四是拓展视野,探索创新。字库在继承发扬传统草书规范的基础上,对于选入字库的规范字,在动感、流畅、多变、稳重、虚实、节奏、神采及黑白切割、阴阳互恒等要素方面,做了许多拓展、创新、探索性的工作。这些有益的新的尝试,对广大书法尤其是行草书法爱好者而言,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拓宽他们的创作思路,优化他们的创作作品。

文有义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对草书尤其是行草的临摹、研究、创作,终于修成正果。他的作品《文有义汉字行草字库》在国家版权局注册登记后,即将交出版社正式出版,在全国推广发行。在出版之际,邀请我们为他的书稿写一篇评论文章,向读者们推荐一下。我们通过认真研读书稿,发自内心地写下了上述文字。

我们真心希望他的努力,能获得全国广大读者的认可和支持,尤其是获得全国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青睐与钦佩,从而能带动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与繁荣,把我国行草书法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龙仕林,湖南人民出版社编审。

蒋玉婷,旅美青年编辑。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cqwpz.com/kcyzl/113364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