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7岁,

主诉:体检发现颅内占位3周

现病史:患者本人诉于22天前因医院行头颅CT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遂行头颅MRI检查示:右侧顶枕部占位性病变,提示脑膜瘤。否认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抽搐、牙关紧闭、意识障碍等,未进行治疗,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我科以“右侧顶枕部脑膜瘤”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神志清,无意识障碍,无小便失禁,无心慌胸闷、呼吸困难,无肢体抽搐、视力减退、视力丧失、失语,四肢活动准确,饮食正常,睡眠正常,大便正常,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请输入标题

既往史无特殊;专科查体无异常。

术前MRI

术前MRI结果:1、右侧顶部大脑镰旁脑膜瘤(最大层面范围约为4.53cm×3.56cm);2、散在腔隙性脑梗死;3、大枕大池。

术前MRV

MRV结果:1、右侧横窦及乙状窦显示欠清晰;2、右侧顶部大脑镰旁异常信号,结合MRI平扫及增强考虑脑膜瘤。

术前眼底检查及视力视野

视力视野:正常

手术经过

1.肿瘤位于右顶枕叶上矢状窦及大脑镰旁

2.自上矢状窦外侧壁及大脑镰上分离肿瘤基底

3.沿瘤脑界面分离并切除肿瘤

4.瘤内分块切除肿瘤减压

5.肿瘤完全切除

术后MRI

术后病理

讨论

矢状窦旁脑膜瘤占脑膜瘤的23%-28%,多发生于蛛网膜粒,一般不侵入脑组织,但常与大脑镰有粘连。多数肿瘤位于矢状窦中1/3段,其次为前1/3和后1/3。其临床表现以头痛和癫痫较为常见,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精神症状。当肿瘤占位效应明显时,可引起静脉窦回流受阻,致使颅内压增高,进一步损害神经功能症状。

BonnalJ和BrotchiJ首次对矢状窦旁脑膜瘤做了详细的分型,共分为8型。

Ⅰ型:肿瘤仅粘着于窦壁的外层表面;

Ⅱ型:肿瘤累及一侧窦壁或窦顶,但窦内壁完整;

Ⅲ型:瘤体仅长入上矢状窦的侧隐窝;

Ⅳ型:肿瘤完全累及一面窦壁;

Ⅴ型:肿瘤突入窦腔,窦腔部分阻塞;

Ⅵ型:瘤体累及窦顶及一侧窦壁,窦腔部分阻塞,并造成周围颅骨及头皮受累、静脉回流障碍;

Ⅶ型:瘤体累及两面窦壁,窦腔完全闭塞;

Ⅷ型:瘤体累及两面窦壁,窦腔完全闭塞(双侧窦旁脑膜瘤)。

目前手术治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案,部分患者可辅助γ-刀放疗。手术目的则是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的基础上保护好静脉窦。上矢状窦主要引流大脑表浅静脉、硬脑膜静脉和颅骨板障导血管的血流。窦旁脑膜瘤致上矢状窦阻塞常不产生临床症状,原因在于阻塞的上矢状窦近远端存在丰富的静脉侧枝循环。故上矢状窦完全阻塞的病例中,手术时必须保护好这些脑膜静脉,甚至在切开头皮及硬脑膜时就应注意,因为它们对平衡脑脊液循环起着重要的旁路作用,避免术中出现不可控制的大出血或术中、术后脑水肿。

桥静脉为脑的静脉注入硬脑膜窦的终末部分,与硬脑膜的关系密切,桥静脉内血流状态的改变可以引起上矢状窦内血流变化。术后神经功能状态的恢复主要与桥静脉的保护程度密切相关,为了减轻和避免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中应避免损伤桥静脉或损伤桥静脉后进行重建。静脉窦侧支循环及桥静脉损伤后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脑梗塞、脑水肿、静脉窦血栓形成、皮下积液等一系列问题。

术者简历:

周庆九

周庆九,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乌鲁木齐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新疆神经外科研究所解剖研究室主任。擅长幕上脑肿瘤,主要为脑膜瘤和脑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各种脑膜瘤年手术量例左右,侧脑室、三脑室肿瘤年均40例,胶质瘤年均60例。主持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新疆医院科研奖励基金两项,排名第二。近年来发表国家核心期刊数十篇,参与翻译论著2部。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10:00。

新医神外大讲堂下期预告

授课教授:付强主治医师

授课时间:年01月21日18点整

授课地点:新医大一附院第一住院部13楼神经外科一病区办公室

授课题目:眶颧入路的历史及应用

讲者简介:

付强

付强,男,汉族,硕士,主治医师,讲师,师从柳琛教授、刘波副教授、周庆九副教授,系统学习神经外科学,对幕上深部肿瘤,大静脉窦旁脑膜瘤、侧脑室肿瘤、三脑室肿瘤、前中颅底肿瘤、颅内外沟通肿瘤有较深认识,年获得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证书,医院进修半年,完成卫生部神经内镜基地培训并获得证书,目前主持院内课题2项,参与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1篇,其中SCI论文2篇。

供稿:裴祎楠编辑:李彦东

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cqwpz.com/kcyzz/113314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