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女孩,14岁迷上中国文化,自学中文,留学5年成“中国通”

讲述:伊娜

整理:肖寒先生

我叫伊娜,是一名德国人,中文名叫尹娜,今年24岁,年出生于德国不来梅市的港口边。14岁的时候,便喜欢上中国文化,尤其是对中国的美食情有独钟。后来自学中文,于年的时候来到中国北京读书,今年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虽然我自学中文,能够简单的书写一些汉字,可来到中国后才知道,汉字竟然有9万多个,才知道自己学的那点汉字有些微不足道。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工程师,而家里的四个孩子,相继都考上了大学,大哥二哥以及三姐是博士,而我在中国即将读完研究生。

我出生的时候,爸爸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那个时候非常忙碌,在妈妈生我的时候,医院陪护着,可手里还拿着笔和纸在演算公式,其实我妈妈非常理解爸爸的行为,因为他们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

用中国话讲:我们几个孩子都是出生在书香门第。

可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像中国的孩子那样,刻意的去追求很多事物,反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重点培养,这点也许就能看得出中德两国对孩子教育的差别。

比起很多中国的孩子,我的童年是非常幸福的,因为家境优渥,小时候非常喜欢吃冰激凌,以致于在7岁的时候不得不进行节食。后来我恢复体型,可脑子里总是有稀奇古怪的想法,爸爸有时候也会表现出很无奈。

一直到了读中学的时候,当时我14岁,偶然间在历史书上看到中国的古代文化,瞬间就被吸引,老师告诉我,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要想知晓更多关于中国的故事,最好学习中文,这样便于理解。

这个建议被我采纳,但身边并没有中文老师,听爸爸讲,要学中文,必须在大学时期,或者专门的语言学校,而我想自学,全家人都很支持,哥哥甚至专门跑到柏林,请求他的中国朋友帮我购买一本字典。

而哥哥的中国朋友非常认真,不仅给了我字典,还赠送我光碟。我的中文,就是在这样跌跌撞撞的情况下学习的。

对于语言,自认为很有天赋,因为爸爸是德国人,妈妈是法国人,从小我便会说三种语言。

但中文是我见过最难学的语言之一,足足用了三年时间,才能够勉强的交流。高中毕业,迫不及待的想到中国学习,因为爸爸在年的时候来过中国交流,所以对北京的印象非常深刻,建议我去北京学习,不仅是因为这里是首都,主要是这里的教育质量非常先进。

初到北京,自认为可以和中国人无障碍的交流,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总是会把语言讲错,比如:“你吃了吗?”我会讲成“成了吗”,一度闹出笑话。

记得刚入学的时候,老师用英语问我:“你之前学习过中文吗?”

我很自信地说:“当然学过,我能看得懂部分书籍。”

同学们都很好奇,刚到中国就可以用中文和老师交流,其实我会讲,但是讲不好,有时候主谓宾搞不清楚。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的中文进步很快,第二年就参加了“汉语桥”比赛。虽然没有获得奖项,但是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对于学习,我毫无压力,但是面对北京的生活习惯,起初在一年时间内都无法适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非常大,而在北京,又有很多种美食,即使我适应了这个,但那个就不见得能够适应。

但是我一直在努力地实践、适应。

德国人的精神是很严谨的,而我对中国的美食,却严谨不起来,主要是五花八门的食物,看着都想去尝试。

第一学年结束后,利用暑假的时间,我去了南方很多城市,诸如上海、苏州、南京、杭州以及宁波。

因为在学习中文的时候,知道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样的美誉,我想早早地去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旅行,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当时有一个男同学正好是苏州人,邀请我到他家里做客,这也是第一次走进中国式家庭,同学的爸爸妈妈非常热情,给我做了很多苏州的美食,比如苏州卤鸭、油爆活虾,这是我第一次吃到那么地道的美食,因为我不吃辣,这些刚好适合我的口味。

在之后的这几年时间,除了一直在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还看过四书五经、道德经、资治通鉴等书籍,有中国同学夸赞我是“中国通”。

因为对中国的文化了解得越来越深,也逐渐爱上了北京这座城市,相对我去过的国家来说,中国人温文尔雅,非常谦虚,而且好客,最主要是在中国非常安全,无论你是半夜三点去大街上,还是白天,都不会遇到任何危险。

我喜欢中国,希望在研究生毕业后,能够有机会攻读博士,如果可能的话,会找一个中国男孩作为我的丈夫,当然,这是需要缘份的啦。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cqwpz.com/kcyzz/11336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