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神经外科医生沉思录》,凌锋策划;孙晓飞著,商务印书馆

推荐理由

本书作者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凌锋教授及其团队医生们的从业经历为第一手资料,讲述了医生与患者之间一个个诚挚动人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他们从医的仁心与行医的仁术。通过充满现场感的细节,让我们理解患者的痛苦和期待,也看到了医护人员的艰辛和奉献。特别是这些医生们坚持在叙事医学领域作前沿性探索,勇于反思自己曾经的失误,并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以真诚对待病人来践行“大医精诚”的医学人文精神,在医患之间、生死之间,用心搭起了一座温暖的桥梁,以团结一致地积极态度来共同面对疾病。

导语

一个个真实的医生和病人的故事,记录医生们从业时的初心、行医时的用心、决策时的揪心、出现问题时的痛心等一系列真实内心感受。可以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知还非常有限,了解科普知识,体会医者的用心。

第一章?鲍遇海:良心手术

鲍遇海主任是凌锋教授从新疆“挖”来的。

凌锋教授阅人无数,选人挑剔,用人苛刻,鲍遇海主任何以能进入凌教授的“法眼”?

年,鲍遇海专门从新疆来北京跟凌锋教授学习神经介入,成为凌锋教授的学生,同时也是当年进修生的组长。他求知欲高,学习能力强,悟性也好,善于独立思考,凡事喜欢追本溯源,从不人云亦云,在凌教授所有的学生中是最特别的。

他可以在嘈杂的环境中独立看书而不受任何干扰;他可以用整晚的时间把凌教授的多份血管造影片全部阅完;他可以带领全体进修医生一年读完三大本英文的神经介入专业书;他可以短时间内把凌教授多年的脊髓血管畸形治疗经验写成两篇英文文章直接发表在国际神经外科的权威杂志上;他也会率领所有进修生“闹事”,要求凌教授增加教学阅片时间……他桀骜不驯,敢向任何权威挑战;他放荡不羁,从不拘于任何既定之规。

就是这样一个人,凌教授却看中了,要把鲍遇海调到身边。

都说“孔雀东南飞”,大西北向来人才奇缺,新疆自然不愿放人。历时十余年,凌教授通过各种途径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领导和新疆医科大学商量,终于在年把鲍遇海这尊“大神”从新疆请到了北京。凌教授说:他是自己“三顾茅庐”请来的。鲍遇海则说:他是凌教授“七擒孟获”擒来的!不管怎样,这一番波折也确实说明:鲍遇海,人才难得!

作为学者,他多学而坦诚。他的知识面非常广,天体物理、人文地理、科学史、宗教史等,没有他不感兴趣的领域。不知道的事他也从来不装,所以很多年轻人都愿意跟他切磋。

作为医者,他能想病人之所想,对病人高度负责。他是国内顶尖的神经外科医生,对技术精益求精,他的手术精致、漂亮,非常具有观赏性。

曾有几位朝鲜的神医院学习,到手术室里观摩手术时,从显微镜的监视器上居然一眼认出鲍遇海就是他们在本国反复看了五年的手术录像的术者!

“做人有良心,做事很用心”,这大概是凌锋教授爱才、惜才的根本原因。

“良心者,本然之善心、仁心也。”良心活,不是刻意做给别人看的,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选择。

一、刀尖上的舞蹈

“鲍主任,肿瘤切得差不多了,要不就这样吧?”稍显疲惫和略有担心的助手梁建涛挪动了一下久坐不适的身躯,快速瞟了一眼手术室墙上的钟表,向主刀医生鲍遇海主任轻声提醒道。钟表的指针指向下午2:30,这台手术已经持续了五个多小时。

“嗯,再坚持一会儿,患者还年轻,要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鲍主任表情凝重,全神贯注。他头也没抬,双眼盯着显微镜,一边手术一边应答,声音不大却不容置疑。

这台手术的名称是“岩斜区脑膜瘤切除术”。岩斜区属于颅骨底部的中心区域,靠近脑干、小脑,方寸之间神经血管密布。如果把人的大脑看作一个苹果,岩斜区就相当于苹果核,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它都位于苹果的中心。岩斜区肿瘤,相当于在苹果核的位置长了一个肿瘤。患者肿瘤形状不规则,血液供应丰富,一碰就会出很多血,而且肿瘤挤压脑干、小脑,推移或包裹着很多血管神经。岩斜区脑膜瘤切除术就是要把位于苹果核的病灶切除,同时还不能破坏苹果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

这种手术部位深,难度大,风险高。术后患者轻则面部麻木,咀嚼无力;中则口眼歪斜,视物重影;重则偏瘫昏迷,甚至死亡。这种手术好比在雪域高原的悬崖峭壁采撷雪莲,困难重重,稍有不慎就会让患者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大多数神经外科医生对该区域的手术敬而远之,只有神经外科界的“黑段高手”才敢问津这种手术。放眼全世界,能把这种手术做得尽善尽美、出神入化者凤毛麟角。

手术台上正在接受手术的大刘是一位来自河北的普通农民。他42岁,高大魁梧,憨厚朴实,对所患疾病并无多少了解。他是一位大货车司机,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三代人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全靠他风里来雨里去、日夜兼程地奔波操劳。他因“左侧面部疼痛8个月,加重1个月”住院。头部磁共振检查显示,他所患的疾病是颅内肿瘤,准确地说,是岩斜区脑膜瘤。

“你的症状属于三叉神经痛,由肿瘤压迫三叉神经所致,需要开颅手术。”门诊室里,鲍主任向前来就诊的大刘两口子建议。

“啊?开颅手术?风险大吗?”大刘的爱人一听开颅手术,满脸惊愕,慌了手脚。两口子本来到疼痛科就诊,打算开点药就回家的,结果磁共振检查发现了颅内肿瘤。

“手术风险会有,不过概率不大,大概5%吧。”鲍主任盯着大刘的眼睛认真地说。

“那手术啥时候做呢?必须现在做吗?”大刘的爱人不放心地问道。

“他还年轻,肿瘤肯定会长的,以后手术比现在手术风险更大,建议尽快手术。”鲍主任很干脆地回答。

对于颅内肿瘤而言,手术的原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甚至有点模棱两可的几个字:“在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可在外科手术中,“安全”和“全切肿瘤”有时就是一对矛盾:要确保安全,不冒任何风险,就不可能彻底切除肿瘤,尤其是和神经血管粘连以及藏匿于颅底隐蔽角落的肿瘤。如果放弃切除这一小部分肿瘤,手术时间会大大缩短,安全系数会大大增加,医患关系会更加“和谐”,但肿瘤复发这种短期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险却只能由患者默默承担。而要全切肿瘤,就需要医生极其细致地将肿瘤一点点地从粘连的血管神经、脑组织上剥离,把藏匿于隐蔽角落的少许肿瘤暴露出来切除干净。也许从肿瘤体量上讲,这部分难啃的骨头不足肿瘤总体的5%,却需要具备比另外95%更为高超的技术、胆略和担当,把这个过程比作刀尖上的舞蹈一点也不为过。这个阶段,既考验医生的技术、耐心、体力,也考验医生的良心。

此时鲍主任已将肿瘤主体绝大部分切除,但仍有少量肿瘤藏匿于专业术语称作“麦克氏腔”的隐窝内,显微镜下根本无法直视,必须用微型磨钻磨除周围的骨质,才能暴露出这部分肿瘤。这好比一个房间,肿瘤主体位于客厅,但有少部分肿瘤通过幽长狭窄的通道钻入其他房间,而要暴露、切除这部分肿瘤,必须拆除通道周围的墙体。但在距离小脑表面深达10厘米、宽仅1厘米的血管神经密布的狭小区域,要安全地“舞刀弄钻”,谈何容易?

现在手术接近尾声,同时也是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刻,鲍遇海主任手持长约10厘米的微型磨钻,避开横在手术野内的一条大静脉(岩静脉),打算磨除遮挡残留肿瘤的骨头,而旁边就是支配眼球活动的外展神经、动眼神经以及管理面部表情和听力的面、听神经,骨头的深处就是颈内动脉和颅内大血库——海绵窦,真是步步有风险,每一个操作都极其关键。

此时的手术室,呈现出一种特有的静穆,主刀和助手之间、医生和护士之间不再有语言交流,有的只是默契,各种仪器的“嘟嘟”声、“吱吱”声和“沙沙”声此起彼伏。在现场观摩的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和护士都屏气敛声地盯着手术显示屏,生怕发出一点声响都会影响鲍主任操作的稳定性,损伤神经血管而酿成大祸。鲍主任表情专注,像一位镇定自若的将军,时而微型磨钻,时而双极电凝,时而显微剪刀,一板一眼,有条不紊,小心翼翼地剥茧抽丝,直到磨除最后一块骨头,切除最后一块肿瘤,烧灼最后一块硬膜。

“OK!肿瘤全切!病人预后应该不错,手术结束!”鲍主任双眼离开显微镜,长出一口气,如释重负,兴奋地对大家说。他的表情由凝重恢复了轻松,口罩上方的眼睛闪烁着熠熠的光辉,就好像刚刚打完一场胜仗。此时的钟表,已经指向了下午3:40,距离助手梁建涛提醒鲍主任的时间又过了70分钟。这是与患者预后休戚相关的70分钟,如果没有这70分钟,虽然患者的肿瘤切得也比较干净,甚至磁共振复查都不会发现这一小块隐蔽的肿瘤,但有这块肿瘤,复发就是迟早的事。在医患关系不甚和谐的今天,鲍主任仍然做得这么义无反顾,无疑是对医者仁心、爱心和良心的一种诠释、一种坚守。

术后两个月,大刘术前的面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他又重返岗位,

乐呵呵地继续他的司机工作了。

如今大刘术后已经六年了,他每年都会来复查,肿瘤迄今为止没有复发的迹象。鲍主任从没对患者讲过术中那70分钟的惊心动魄。这个手术策略的选择,对于鲍遇海主任而言,就和吃饭、呼吸一样自然而然——可能他也不大记得了。

▼把时间交给阅读▼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cqwpz.com/kcywh/113314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